糖尿病是吃糖引起的吗?
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。
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,或两者兼有引起。
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。
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。
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,1/4~1/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。
要说清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,先来看看糖在人体内正常的代谢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。
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中,有含淀粉类的食物,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食。
食物进入胃做了短暂停留,进入小肠。
小肠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。
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。
血液就像是小火车,带着糖走街串巷进入每个细胞。
葡萄糖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,细胞一切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糖。
细胞也很会过日子,它将一部分糖消耗掉供给日常生活,吃不完的那一部分就用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,等饿的时候吃。
这差不多就是糖在身体里的活动了。
就这么简单吗?
当然不是,还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没有出场呢?
首先要了解的是细胞,细胞可是很讲究的,不是糖想进来就进得来的,只有打开细胞的门,糖才可以进去,而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胰岛素。
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。
如果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,血液中的糖就会超标了。
哇,胰岛素原来这么重要啊,那它是怎么来的呢?
人类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叫胰腺,那是生产胰岛素的重要厂家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,胰腺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要分泌胰岛素呢?
另一个关键的人物要出场了,那就是胰高糖素样多肽一。我们就叫他“肽君”吧。
肽君是小肠分解淀粉的同时产生的,它的功能只有一个,就是报信。
肽君会第一时间将血糖要升高的消息报告给胰腺:“您抓点紧,赶紧分泌胰岛素吧。”
此时胰腺开始分泌胰岛素。
胰岛素的生命周期只有5-15分钟,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去找到细胞为糖打开大门,让糖进入细胞,为细胞供给能量,这样糖有了出路,血液中的糖含量就会降低了。
那么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呢?
有些人是因为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等因素,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,那么糖就不可能顺利进入细胞,血糖就会一直超标。
这类人群我们将其称之为1型糖尿病人,这类人群需要终身依靠外援——注射胰岛素来帮助糖进入细胞完成代谢。
1型糖尿病占比相对较少,约占糖尿病患者总量的5%-10%,它有很明显的特点——早发,一般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发病。
除了1型糖尿病,还有一种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占比最多、病情最复杂、隐藏又比较深的2型糖尿病。
2型糖尿病才是糖尿病的主体,占比约在90%左右。
那么2型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在糖代谢的过程中,小肠在分解淀粉时,如果忘记分泌肽君,也就是压根没有通信兵去报信,胰腺就会傻乎乎地在家睡觉,不知道要分泌胰岛素。
这种由于通讯设施错误导致的高血糖,是一种2型糖尿病。
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给小肠用肽类药物,让小肠记得分泌肽君,恢复通讯功能。
当然,这是一种很绝对的情况,更多的情况是小肠照常分泌了肽君,而肽君不积极工作,慢悠悠地去报信,胰腺接到指令后也慢悠悠地分泌,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又慢悠悠地去开门。
意思就是如果肽君、胰腺、胰岛素这三个家伙有一个患了拖延症,或者是全部患了拖延症,那结果就糟糕了。
血糖迅速升高时,胰岛素不来;等糖随尿液排出体外,体内血糖降低时,这些胰岛素姗姗来迟,开始大干快上,让本来就不高的血糖瞬间降低。
健康的人是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,使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这下可好,由于他们的拖延症,我们的血糖坐上了过山车,不是超高就是超低。
剧烈的血糖波动可是人们扛不住的,过低的血糖可以使人立刻昏厥,甚至......
这种大家集体怠工的情况比较复杂,需要联合用药,提高懒惰的家伙的工作效率。
如果在糖代谢的过程中,肽君辛辛苦苦地准时给胰腺通风报信,胰腺收到通知后,开始分泌胰岛素。
突然发现,哎呀我的妈呀,生产力有限,数量不达标,这个时候部分糖不能顺利进入细胞而滞留在血液中,造成高血糖的情况,这也是一种2型糖尿病。
如果在糖代谢的过程中,肽君的情报工作和胰腺的生产工作都很顺利,可是万万没想到,这胰岛素开门的能力缺失了。
也就是给你发了张电子门禁卡,别人的卡一刷,门开了,可你的卡就是不行。
因为胰岛素受体不够灵敏,一张刷不开,两张刷不开......悲剧就是打不开门,真的打不开门。
还有一种状况是胃肠的消化功能实在是太好了,吃进去的淀粉秒变血糖。
瞬间飙升的血糖让胰岛素毫无招架之力,造成了大量的葡萄糖在血液中堆积,引起高血糖。
胰腺,胰岛素,肽君,胃,肠。这几位主角要么自己出故障,要么在搭配上出故障。
这就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发病原理啦。
这下了解了吧,导致糖尿病的原因跟吃糖没什么太多关系,但如果已经患了糖尿病,可就得注意饮食啦!